三乘的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觀,一乘不共般若,皆名出世慧學。
(那那)等二,見思重故,怖苦自度,故皆發聲聞心。(謨謨)見輕,樂獨善故,乏大悲心,故發辟支佛心。
(阿阿)純善捨執,堪行四弘六度。(阿彌)根又稍利,堪入大乘初門。
(彌彌)、(阿陀)又勝,故能信果頭真如。(彌陀)等二,最利,故能知三無差別。
(那佛)則欲摧諸見,故願親近補處之慈尊。(謨佛)則欲渡愛河,故求生極樂世界。
(阿佛)則先除粗垢,證圓十心。(彌佛)則具戒發心,登上品上生。
(陀佛)則定慧圓明,遂得佛知見開。(佛佛)則純是佛慧,所以頓超十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