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藥師本願經》云:「若諸有情,雖於如來受諸學處,而破尸羅。有雖不破尸羅,而破軌則。有於尸羅、軌則雖得不壞,然毀正見。有雖不毀正見,而棄多聞,於佛所說契經深義,不能解了。有雖多聞,而增上慢,由增上慢覆蔽心故,自是非他,嫌謗正法,為魔伴黨。如是愚人,自行邪見,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。此諸有情,應於地獄、傍生、鬼趣流轉無窮。」(文)
甚矣!增上慢人,過患深重,與前四種同為法道之流弊也。言增上慢者,由於法門微有增上功行,隨起慢執。如參禪者,則小有省發,便謂證悟。如習教者,則薄解文義,便謂了徹,皆能自誤誤他。
故(那那)等三,旣無寸善,必墮三塗。(阿阿)等六,雖有福善,由慢過重,不出鬼神脩羅趣中。
(那佛)仗佛慈光,為初禪主,仍懷大慢。(謨佛)歸依大覺,未忘慢習,姑秉戒章。
(阿佛)始伏慢心,得登煖位。(彌佛)觀慢無性,性水初沾。
(陀佛)則破慢而漸悟真如。(佛佛)則卽慢而深觀實相也。